肝癌具有起病隐匿、潜伏期长、高度恶性、进展快、侵袭性强、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减轻肝癌患者痛苦的一大帮助。目前只有掌纹诊断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肝癌是指发生在肝脏的肿瘤,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肝癌在中医学中属于"积聚"、"癥瘕"、"黄疸"、"胀"、"胁痛"等范畴。
肝癌防治的重点在于发现并预防诱发肝癌的病因、早期发现及合理治疗。那么,肝癌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诱因:与乙、丙、丁型肝炎病毒有关
科研人员已证实,主要通过血液传染的乙型、丙型与丁型肝炎病毒与肝癌关系密切,而通过饮食传播的甲型肝炎病毒与肝癌无关。
我国有1.2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约占全世界人口的30%,其中300万人会转为慢性肝炎,约30万人转为肝硬化,最终有部分乙肝患者转变为肝癌。 您身边的肝癌资讯专家
肝癌转化过程大致如下:乙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据统计,肝癌患者中乙型肝炎相关者约占70~80%,丙型与丁型肝炎相关者约为15~20%,另5%的肝癌患者则可能与酗酒、寄生虫感染、长期服用避孕药有关。
先防肝炎
因此,预防肝癌首先必须预防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的感染途径有四种:母婴传播一般认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中约有1/3(约3千万)来源于母婴传播。由于感染早,90%以上发展为慢性感染。研究表明,6岁以前的儿童感染后慢性化的危险性为30%左右,而成人期获得性感染者中仅5%慢性化。
血液传播及医源性传播经血液传播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如:输血或使用血制品、血液透析、被针头或手术刀意外刺伤、共用刮胡刀及牙刷、文身、补牙等。
性接触传播男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的精液具有传染性。性交时必须使用避孕套。
其他方式病毒亦可能通过破损的口腔粘膜和昆虫叮咬传播。丙型与丁型肝炎患者在我国尚少,经血液途径传播,主要通过输血感染。
注射乙肝疫苗
在我国有十分之一的乙肝患者,生活中完全不接触肝炎病毒是不可能的。好在现已有安全有效的乙型肝炎疫苗问世,注射后诱发保护性抗体的成功率达97%以上。我国现已推广婴幼儿和儿童疫苗注射计划,预计20年后肝癌发生率必将大幅度下降。
由于肝癌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快,治疗难度大,生存期短,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癌中之王”。肝癌的预后,关键取决于能否早发现与积极治疗。由于肝癌起病隐匿,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一旦出现肝区疼痛、上腹饱胀、食欲不振、消瘦、腹水等典型症状,已属于晚期,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尤其是肝癌出现的某些症状与体征因缺乏特异性,易与其他疾病混淆而造成误诊。因此,对有些患者出现的某种症状应加以警惕,及早识破肝癌的种种“伪装”,方能早确诊,早治疗,避免发生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