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百科问答网为首页|收藏百科问答网|网站地图
百科问答网 - 帮您解决问题,分享成功经验
百科问答网首页  » 健康/医学 » 医疗疾病  » 内容

腰椎间盘突出会遗传吗?


腰椎间盘突出会遗传吗?


答案或建议: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
 (1)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基本因素 随年龄增长,纤维环和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使髓核张力下降,椎间盘变薄。同时,透明质酸及角化硫酸盐减少,低分子量糖蛋白增加,原纤维变性及胶原纤维沉积增加,髓核失去弹性,椎间盘结构松弛,软骨板囊性变。在没有后纵韧带支持的纤维环后外侧,这些变化更明显,出现向心性小裂隙。MRI证实,15岁青少年已可发生椎间盘退行性变。无退变的椎间盘可承受6865KPa(70kg/cm2)压力,但已退变的椎间盘仅需294Pa(3kgf/cm2)压力即可破裂。
 (2)损伤 积累压力是椎间盘变性的主要因素,也是椎间盘突出的诱因。积累伤力中,反复弯腰,扭转动作最易引起椎间盘损伤,故本症与某些职业,工种有密切关系。一次性暴力(高处坠落或重物击中背部)多引起椎骨骨折,甚至压碎椎间盘,但少见单纯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者。
 (3)遗传因素 有色人种本症发病率较低;小于20岁的青少年患者中约32%有阳性家族史。
 (4)妊娠 妊娠期盆腔,下腰部组织充血明显,各种结构相对松弛,而腰骶部有承受较平时更大的重力,这样就增加了椎间盘损害的机会。
  上腰段椎间盘突出症少见,其发生多存在下列因素:(1)脊柱滑脱症;(2)病变间隙原有异常,如终板缺损,Scheuermann病等;(3)过去有脊柱骨折或脊柱融合术病史。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分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方法较多,各有其根据及侧重面。从病理变化及CT,MRI发现,结合治疗方法可作如下分型。
 (1)膨隆型 纤维环有部分破裂,而表层完整,此时髓核因压力而向椎管局限性隆起,但表面光滑。这一类型经保守治疗大多可缓解或治愈。
 (2)突出型 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突向椎管,仅有后纵韧带或一层纤维膜覆盖,表面高低不平或呈菜花状。常需手术治疗
 (3)脱垂游离型 破裂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或碎块脱入椎管内或完全游离。此型不单可引起神经根症状,还易压迫马尾神经,非手术治疗往往无效。
 (4)Schmorl结节及经骨突出型 前者是指说核经上下软骨板的发育性或后天性裂隙突入椎体松质骨内;后者是髓核沿椎体软骨终板和椎体之间的血管通道向前纵韧带方向突出,形成椎体前缘的游离骨块。这两型临床是只出现腰痛,而无神经根症状。无需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分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20—40岁之间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常年在潮湿、阴冷的环境或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或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者都容易患此病,95%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第4—5腰椎和第5腰椎~骶椎间隙。
 (1)血瘀型 腰腿疼痛,象针扎一样,疼痛固定,白天轻晚上重,手脚僵硬,俯翻身不便,疼痛部位怕摸怕按。
 (2)寒湿型 腰腿冷痛,不敢翻转,卧床休息也不能减轻疼痛,遇寒冷天气病情加重,全身发冷。
 (3)湿热型 腰部疼痛,两腿发软,疼痛的部位发热,遇到热天症状加重,活动后疼痛能减轻,还有怕热,口渴的感觉。
 (4)肝肾亏虚 腰部酸痛,两腿没劲,劳累后加重,卧床休息后逐渐减轻。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
  本病又因髓核突出的部位、大小、病程长短以及个体差异的不同而表现出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有:
 (1)腰部疼痛: 几乎所有患者患部有此症状,主要表现在下腰 劳累后加重或者较长时期取同一姿势时腰痛亦加重,但休息或卧床后疼痛可减轻,若髓核大部分突出,突然压迫神经根,使根部血管同时受压而造成缺血性疼痛,则疼痛突然骤发,腰背部肌肉痉挛,疼痛呈痉挛性剧痛。
 (2)下肢放射痛(坐骨神经痛): 疼痛主要沿臀部,经大腿后方至小腿后方或至外踝及足趾开始为钝痛逐渐加重,少数病人可出现由下往上放射痛,先由足、小腿、外侧、大腿后外侧至臀部,多为一侧,如系中心型突出或多发性突出亦可为双侧。突出物大,病情严重者,坐骨神经痛亦严重;痛轻者,病人可忍受;痛重者,如闪电状,病人稍一活动不慎即发生。当咳嗽、喷嚏用力憋气时,腹压增高而疼痛加重,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在后期常以腿痛重于腰背痛。这是腰骶神经受累为主要矛盾。
 (3)下肢麻木及感觉异常: 下肢麻木一般与下肢放射痛伴随出现。临床上有主观麻木和客观麻木之分;主观麻木是患者感觉腿及足背部发麻发木,像千万条小虫爬行一般,但用针刺检验和其他部位的皮肤完全一样;客观麻木、用针刺皮肤时,其痛觉减退与其他部位皮肤感觉不同。
 (4)步行困难: 病人行走困难,不愿迈步,少数病人步行较久后,感觉腿部麻、胀、痛难忍,需坐下或蹲下休息,发生与椎管狭窄症一样的神经性间歇性破行。
 (5)肌肉瘫痪和萎缩: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严重时,可出现神经麻痹,肌肉瘫痪,表现为足下垂;症状重,病程长者,多有肌肉萎缩,尤其是小腿部肌肉萎缩更为明显,从外观上看肌肉容积变小,造成下肢肌肉萎缩。
 (6)马尾综合症: 常见会阴部麻木、刺痛、排便及排尿无力,有时坐骨神经痛交替出现,时左时右,随后坐骨神经痛消失,表现双下肢不全瘫痪。女患者又有假性尿失禁,男性患者出现阳痿。
 (7) 功能受限 病人除步行困难外,为了减少对神经根的压迫,再加上因疼痛产生的保护性痉挛,常保持一个特定的姿势。站立时,身体倾向一侧,患侧骨盆上升,髋膝关节微屈,足掌着地,体重主要落在一侧。下蹲动作困难,不能自己系鞋带,喜侧卧,髋膝半委屈。从椅子上或从床上起来时,需用双手托腰缓慢起来。






文章转载请保留:http://www.baikewenda.com/health/cure/6/10/a13401957.htm
精彩推荐

敬请注意:百科问答网内容来源于网络或民间经验收集,仅供参考。其中有关健康疾病方面的内容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或及时到医院治疗。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百科问答网 Copyright ©2005 - 2011 www.baikewenda.com,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0007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