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啤酒喝起来健康
什么样的啤酒喝起来健康
答案或建议:
现在让我们来定义一下啤酒吧。一、传统啤酒定义(纯酿法):啤酒是一种以麦芽为原料,添加酒花,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是一种含二氧化碳、起泡、低酒精度的饮料酒。二、现代啤酒定义(中国啤酒):啤酒是一种以麦芽为原料,以大米等为辅助料,添加酒花,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酿造酒,是一种含二氧化碳、起泡、低酒精度的饮料酒。
具体讲,啤酒具有七个方面的功效:
一是卫生。啤酒是由天然原料制成,并在绝对符合卫生标准的条件下产生的,是可靠的纯天然食品。
二是解渴。啤酒能刺激味觉分泌唾液而达到解渴的目的,另外,啤酒具有较高的水含量(90%以上),喝起来清火润喉,夏日一杯啤酒,恰似清凉爽心头,其感觉美不胜收。 三是提神。啤酒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具有清新、提神的作用。适量饮用可减少过度兴奋和紧张情绪,并能促进肌肉松弛。 四是助消化。生产啤酒用的主要原料是大麦、醇类、酒花成分和多酚物质,能增进胃液分泌,兴奋胃功能,提高其消化吸收能力。另外,它还可以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促进糖代谢,对糖尿病患者有利。 五是利尿。啤酒中低含量的钠、酒精、核酸能增加大脑血液的供给,扩张冠状动脉,并通过提供的血液对肾脏的剌激而加快人体的代谢活动。 六是减肥。在各种减肥方法中,啤酒能起到很好的减肥效果。这是因为它含有非常少的钠、蛋白质和钙,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对抑制体形的过快增长非常有效。 七是防病。啤酒含大量维生素B族,特别是维生素B12 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12对抗贫血和调节大脑中枢神经代谢机制有一定好处。维生素B2对保护视力、抗治口唇炎、催乳有重要作用。
纵使啤酒有诸多好处,过量饮用仍会适得其反,如果无节制地滥饮,体内累积的酒精就会损坏肝功能,增加肾脏的负担,心肌组织也会出现脂肪细胞浸润,使心肌功能减弱,引起心跳过速;加上过量液体使血循环量增多而增加心脏负担,致使心肌肥厚、心室体积扩大、心脏增大,形成“啤酒心”。长此以往可致心力衰竭、心律紊乱等。且过度饮用啤酒会引起酒精中毒,造成肝脏疾病。医学家还发现嗜饮啤酒的人易患胰腺癌。因此,医学营养学家建议:每人每天饮啤酒应不超过1.5升。
喝啤酒时还要注意掌握几个“最佳”:
最佳温度:12度左右比较好。第一,在这个温度调节下,啤酒特有的香气可以正常地发挥出来;第二,在这个温度下,酒里面的二氧化碳会慢慢地作用,泡沫细腻丰富,同时会带出酒香。温度高了不行,二氧化碳很快消失,口感不好,温度太低了也不好,影响香气的挥发,从而使口感不好。喝啤酒时不要放冰块,因为啤酒本身就已经很淡了,放冰块会影响口味。
最佳口感:啤酒至少一口要喝到15毫升以上,就是要大口地喝啤酒,啤酒不宜细饮慢酌。要是喝少了就不能充满口腔,酒在口中升温,会加重苦味,感受不到啤酒特有的香味。
最佳环境:有条件的放在冰箱里,一般储存在阴凉的地方,避免日晒。切忌不能冰冻,不仅影响口感还会引起爆炸,反复地冷冻解冻对酒本身也不好。
最佳配菜:饮用啤酒时不宜与腌熏食品共餐,因为容易产生有害物质。一般宜同时食用水果及清淡菜肴,花生米是最好的啤酒酒菜。
市场上的啤酒种类繁多,有生啤酒、熟啤酒、干啤酒、无醇啤酒和保健啤酒等等。这些啤酒的成分不同,因为人的体质也有所不同,所以喝啤酒要因人而异。你可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有选择的饮用,那会对你的身体更加有益。
; 生啤酒:比较适于瘦人饮用,生啤酒(即鲜啤酒)是没有经过巴氏杀菌的啤酒。由于酒中的活酵母菌在灌装后,甚至在人体内仍可以继续进行生化反应,因而这种啤酒喝了很容易使人发胖。另外生啤酒中的鲜酵母可以促进胃液分解,增进食欲,加强消化,增加营养,对瘦人增强体质、增加体重也是有好处的。
熟啤酒:经过巴氏杀菌后的啤酒就成了熟啤酒,因为酒中的酵母已被加温杀死,不会继续发酵,稳定性较好,不会在胃中继续繁殖,所以胖人饮用较为适宜。
低醇啤酒:低醇啤酒利用特制的工艺令酵母不发酵糖,只产生香气物质,除了酒精,啤酒的各种特性都具备,滋味、口感都很好。适合于从事特种工作的人饮用,如驾驶员、演员等。这类啤酒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成分。人喝了这种啤酒不容易“上头”,还能满足“瘾君子”们的酒瘾。
无醇啤酒:普通的啤酒酒精度是3.5%左右,无醇啤酒一般酒精度控制在1%以下,不是说一点酒精含量都没有。这类啤酒属于低度啤酒,只是它的糖化麦汁的浓度和酒精度比低醇啤酒还要低,所以很适于妇女、儿童和老弱病残者饮用。
干啤酒:这种啤酒源于葡萄酒,酒中所含的糖的浓度不同,普通的啤酒还会有一定糖分的残留,干啤酒使用特殊的酵母使剩余的糖继续发酵,把糖降到一定的浓度之下,就叫干啤酒。适合怕发胖和有糖尿病的病人饮用。
保健啤酒:这种啤酒除了酒精度低以外,还含有黄芪等多种中药成分,能大大加快人们在剧烈运动后恢复体能的速度。因此,运动时喝保健啤酒比较适宜,它还适合那些喜欢喝酒但又对健康有顾虑的人。
文章来源链接:http://www.baikewenda.com/life/lifetips/6/10/a154187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