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是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是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
答案或建议:
人们通常把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都叫做消化性溃疡病(简称溃疡病),这种叫法使人感觉两者是同一个病。其实不然,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之间有很多不同之处。了解各自的特点,对这两种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有很重要的意义。
好发年龄十二指肠溃疡青壮年人易患,胃溃疡老年人易得。故当怀疑某人患溃疡病时,如是青壮年人,应多想到可能是十二指肠溃疡;若是老年人,则应多考虑胃溃疡。
发病比例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发病比例为4~5∶1。因十二指肠溃疡远比胃溃疡发病率高,就是说前者病人多为精力旺盛的青壮年人,故十二指肠溃疡对社会的危害性更严重,更应重视对其预防。
癌变情况一般认为,十二指肠溃疡不会癌变。文献报告,每10万个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中仅1人癌变;而胃溃疡则可能癌变,癌变率为6%。从癌变角度讲,应更重视胃溃疡的治疗。
发病原因目前认为,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最多见的共同发病原因是胃酸过高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但胃溃疡尚可单独因以下原因引起:
(1)服用某些对胃黏膜有刺激或损害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2)患胆汁反流症时,因胃的幽门口关闭不全,十二指肠液内的胆汁、溶血卵磷脂及其他有害物质可反流入胃(特别是胃窦部),如原有慢性胃炎,胃黏膜极易受损从而发生溃疡。(3)患颅脑疾病、颅脑创伤和休克时,胃可发生应激性溃疡。因引起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原因不尽相同,故在治疗上两者也并不完全一样。
腹痛特点(1)部位:胃溃疡腹痛区域较广泛,不易明确指出具体腹痛部位;十二指肠溃疡腹痛部位较局限,患者常能指出某一点最痛。(2)规律性:胃溃疡无典型的规律性腹痛;十二指肠溃疡则有典型的规律性腹痛,通常是腹痛发生在胃排空(空腹)时,时间为上午10~11点、下午3~4点、晚上10~11点和凌晨1~2点。(3)与进食关系:胃溃疡腹痛出现在进食后不久(30分钟内);相反,十二指肠溃疡腹痛后进食则可缓解。(4)疼痛程度:胃溃疡多为烧灼痛或钝痛,一般疼痛较轻;十二指肠溃疡则可有剧痛或绞痛,疼痛较重。
治疗差异目前能共同治疗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主要有三大类,即(1)抑酸剂和制酸剂。这类药物有奥美拉唑(洛赛克)、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西米替丁、罗沙替丁、尼扎替丁、恩前列素、氧化镁和胃舒平等。(2)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如胶态次枸橼酸铋(德诺)、阿莫西林、甲硝唑和呋喃唑酮等。(3)黏膜保护剂,如麦滋林S颗粒、硫糖铝、胃必治、乐得胃、复方丙谷胺、米索前列醇(喜克溃)和生胃酮等。凡由胃酸过高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上述三类药物均可应用,但以前两种药物为主。
需要指出的是,胃溃疡的发病,尚可单因服用刺激胃黏膜的药物和胃幽门口关闭不全所致的胆汁反流等因素引起。此种原因导致的胃溃疡,胃酸不仅不高反而可能偏低甚至无酸,幽门螺杆菌也常为阴性,此种胃溃疡倘服用抑酸剂、制酸剂和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显然是不妥的。在这种情况下,只服用黏膜保护剂就可以了。故胃溃疡治疗前,最好先检测胃酸浓度和有否幽门螺杆菌感染,再决定使用何种药物治疗为好。如系应激性溃疡,除用抑酸剂和制酸剂外(不需应用抗幽门螺杆菌药物),主要还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原发病好转或治愈,胃溃疡也会随之好转或痊愈。
另外,因十二指肠溃疡癌变率极低,除并发急性大出血需急症手术外,一般认为应给以内科治疗;胃溃疡癌变率较高,对久治不愈的顽固性胃溃疡,应警惕癌变的发生,要定期做胃镜检查(半年1次),监视其动态变化,必要时行外科手术治疗。
目前常用的治疗胃溃疡的药物分为两大类,一是粘膜保护剂,二是攻击因子抑制药物。在粘膜保护剂中,临床常用的有:胃速乐、乐得胃、胃必治、胃必妥,这4种药在作用机制和成分的组成上大致一样,效果也相近,副作用是有致腹泻的作用,服用时应向患者讲明。得乐和迪乐是通过所含胶体铋而针对幽门螺旋菌起作用的,作用方式及机理前面第110题中已谈过。麦滋林—S主要含有从绿色植物中提炼的某种氨基酸,有促进上皮组织的再生和修复作用,且药物的副作用小,服用方便。氢氧化铝,除了具有中和胃酸的能力外,还有增加胃粘液分泌的作用.从而可以保护胃粘膜使其免遭进一步的损害。攻击因子的抑制剂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洛赛克等。前3种药都是通过H2受体的阻断作用,使胃酸分泌减少,其中雷尼替丁的作用比甲氰咪胍强,而法莫替丁则比雷尼替丁的作用更强,而且副作用也小,目前此药国内已有生产,市场也有销售。最强的抗酸药当属洛赛克,它的作用机制不同于前3者,它是通过氢、钾质子泵来抑制胃酸的分泌,其溃疡的治愈时间比前3种药物缩短一半,服用方便,每天只需20毫克(1粒),但价格较昂贵。
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是两类药物的联合应用,具体如何搭配,取决于医师的习惯,结果方面无大的差异。但在联合用药时,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文章来源链接:http://www.baikewenda.com/health/cure/6/10/a092487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