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百科问答网为首页|收藏百科问答网|网站地图
百科问答网 - 帮您解决问题,分享成功经验
首页(百科问答网)  » 健康/医学 » 健康常识  » 正文

被误解的医学常识都有什么?


请问,被误解的医学常识都有什么?


答案或建议:


  你知道吗,我们每天从电视、报纸里了解到的“科学常识”有很多都是错误的,而且这些错误一错就是几十年。近期出版的《英国医学杂志》,刊登了由美国雷根斯特赖夫研究院助理教授阿伦?卡罗尔和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雷切尔?维雷曼撰写的一份报告,为公众澄清了在日常生活中七大被误解的医学常识。

  误区一:每天至少喝八杯水

  “日饮八杯水”的说法在一直很流行,而且被公众普遍接受。这种观点最早可追溯到1945年,当时某研究机构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每一个成年人适当的日饮水量约为2.5升,具体的标准以食物摄入量计算(通常情况下,一个成年男性的每天卡路里的摄入量约为2500卡),即每卡路里对应1毫升水,其中食物中的含水量也应计算在内。不知何故,人们在传播这个观点时,却把后半部分给省略掉了,因此“日饮8杯水”就变成了生活常识。

  另一个产生这个错误结论的原因,可能是美国著名营养学家弗雷德里克?斯特尔,他曾经在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情况下,鼓励“人们每天至少要喝6到8杯水,其中可以是咖啡、牛奶、茶、汽水甚至是啤酒等”。事实上,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显示,每日饮水的摄入量基本能在正常饮食中达到平衡。过多饮水只能给身体造成负担,还能引发水中毒,甚至造成死亡。

  误区二:只有10%的大脑被利用

  这个“人类的大脑只有10%被开发出来”的说法,恐怕已经延续了一个多世纪,被广泛引用于人脑潜能开发的种种理论中。尽管今天脑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可是这个观点依旧根深蒂固。在大量的文献记载中,只有加拿大脑科学家巴里?贝叶斯坦,曾经提供过一个关于大脑器官使用率的详细数据,但这个数据样本也不能为 “10%”的说法提供支持证据。另一个“10%”则被传源自爱因斯坦,但是至今也没有发现一纸文书能证明爱因斯坦真正说过或者写过这个观点。

  事实上,根据对大脑的研究显示,人类对大脑的使用率远远高于10%。比如在对大脑受损病人的观测发现:任何位置的大脑受损都会对大脑产生显著的、持久的,神经性、植物性、行为性的影响。而大量的大脑扫描数据显示,大脑中没有任何区域是完全“静止”的。大脑中的许多功能都是高度“区域自制”的,不同的人体行为会激活大脑的不同区域。此外,探针检测的脑研究已经证明并没有90%的所谓“未被开发”区域,即使在分子层面的研究上也发现,没有任何脑神经细胞是完全“不工作”的。

  误区三:人死后头发和指甲会继续生长

  这个观点恐怕来自人们的想象力,很可能是来自某些文学作品。记得在小说《西线无战事》中,作者雷马克就曾经描述过死去的朋友被埋葬后,指甲在墓穴里疯长成螺旋般卷起的情景。

  用美国人类学家威廉姆?马普的话说:“这纯粹是无稽之谈,绝对没有发生过。”不过这种说法的产生基于一种生物现象。就像马普和众多皮肤学家所解释的:死亡会造成皮肤脱水,干燥会让皮肤收缩,并造成头发和指甲变长的错觉。因为人们判断头发和指甲长度是按照人体为参照的,当人体脱水时其体积会变小。而参照物缩小后,头发和指甲在视觉上自然会产生变长的错觉。事实上,头发和指甲的生长受到生命体内荷尔蒙等其他激素的控制,人死后,体内不可能维持适合头发和指甲生长的激素水平。

  误区四:毛发越刮长得越黑越粗

  这又是一个普遍共识。事实上,科学家早已证实了这是一条讹传。早在1928年,一项医学实验就证明了剃须前后毛发生长的速度和粗细并没有受到影响。无论是剃须、剪发还是其他除去体毛的行为,剔除的都是一部分已经死亡的毛发,只有在皮肤下面的毛囊才是有活性的部分。我们之所以总有“新长出来的头发和胡子又黑又硬”的错觉,同样是种错觉。那些新长出来的毛发因为没有长发发尾较细的部分的作对比,所以看上去好像变粗了。

  误区五:在昏暗灯光下看书有损视力

  这个误解可能和生活体验有关――当人们在昏暗环境下看书时,因为眼部持续紧张很容易感到疲劳,而且昏暗环境必须让眼睛加倍聚焦,加上眨眼次数减少后,容易造成眼睛的干涩,尤其是还有可能形成斜视。但是尽管如此,这些症状并不持久,短暂休息就可恢复,因此它们还不能对眼睛的视力造成影响。

  在通过对大量患者的研究后,眼科专家已经证实,在昏暗灯光下阅读,会产生显著的眼疲劳特征,但这种特征是短暂的,不会对视力功能有持久影响。甚至在对若干眼症患者的观测中也发现,昏暗阅读只会造成短暂的眼部紧张状况,停止阅读后,症状会马上消失。

  其实,不难想象,早在电灯发明以前,人类一直是在烛光、煤油灯等昏暗的照明设备下阅读的,当时并没有产生大量近视眼人群。今天,近视眼人数的增加恐怕还是与人们阅读时间的长短和频繁程度有关。

  误区六:吃火鸡令人昏昏欲睡

  火鸡含有色氨酸,而色氨酸在科学上被认为是容易引起困倦和疲惫的物质,色氨酸也因此在医学上被用作助眠药物。所以吃火鸡令人犯困的结论由此而来。

  事实上,火鸡中的色氨酸含量并不比其他食物显著。火鸡、碎牛肉中色氨酸的含量十分接近(每115克中含有350毫克),而其他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中,比如鸡肉、奶酪等的色氨酸含量比火鸡还高。如果与其他食物混搭食用,人体对火鸡中的色氨酸的吸收很可能还会被抵消。

  生理学家认为,食用火鸡后的困倦感事实上是由于大脑缺氧所致。因为在大餐之后,大量血液涌入胃部,帮助胃部进行消化和吸收,大脑的血液和氧气相对减少,由此就感到疲惫困倦。而这种进餐后的疲惫困倦绝不只是针对火鸡,许多其他食物的“致困”效果并不比火鸡差。

  误区七:手机在医院会产生电磁干扰

  2002年,美国一家政府网站上刊登这样一条消息:因为手机干扰,一个加护病房内的医疗仪器无故给患者注入大量肾上腺素。此后,一份医疗期刊又将 1993年以来的100起医疗事故归结为手机干扰所致,特别是《华尔街日报》用了整版文章强调手机会对医院设备产生信号干扰引发医疗事故后,这个结论就成为了人所共信的观点。

  事实上,在任何文献记载中,从来都没有病人因为手机信号干扰医疗设备而死亡的记录,也几乎没有因为手机而导致的设备失常、错误报警等方面的记载。最沾边的算是一个英国人研究:他们认为手机在距离医疗设备1米之内,对其能有4%的干扰作用,其中有0.1%作用较明显。另外,在2005年,英国的奥梅门诊部也做过一项调查:针对16部医疗设备和6部手机的510次测试显示,有明显干扰的情况占1.2%。同样,在欧洲测试中也有类似结论,即只有在1米内能有干扰情况。

  2007年的一项新研究再次为手机正名:在对75间病房的300次测试中,正常使用情况下手机根本不会对医疗设备产生影响。相反,另一项调查却显示,携带手机出诊的医生大大降低了因沟通不畅而延误患者病情的风险。

  最后,美国雷根斯特赖夫研究院助理教授阿伦?卡罗尔在报告中总结说,上述误解都是在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情况下,被“忽悠”出来的。其中很多甚至都没有经过科学实验。而这些谣言之所以能以讹传讹地延续下来,就是因为一些科学工作者没有进行对那些“市面结论”进行严格考察。作为科学家有必要通过严谨的论证,对这些误解予以澄清,把真正的科学知识献给公众。


链接地址:http://www.baikewenda.com/h/1109/a30411.html
推荐内容

敬请注意:百科问答网内容来源于网络或民间经验收集,仅供参考。其中有关健康疾病方面的内容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或及时到医院治疗。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百科问答网 Copyright ©2005 - 2011 www.baikewenda.com,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0007180号